\u003c/a>\n","topAd":"\u003cdiv> \u003ca href=\"http://www.gpsstar.net/c/special/8KdpFuOTh20\" target=\"_blank\">\u003cimg width=\"1000\" height=\"90\" src=\"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3_01/51BB86F8E8F154E82FB08D310272E37D0137770E_size119_w1000_h90.jpg\" alt=\" \">\u003c/a> \u003c/div>","floatAd":[],"newsList":[],"logoAd":[],"infoAd":[],"chipObj":{"asideAd5":"160581","contentBottomAd":"160575","asideAd4":"160580","picNews":"195259","asideAd3":"160579","searchPath":"200-212-","hardAd":"160576","recommend":"195258","video":"195183","asideAd2":"160578","asideAd1":"160577","topAd":"160573","floatAd":"160585","newsList":"195182","logoAd":"160574","infoAd":"195179"},"hostname":"www.gpsstar.net","docData":{"type":"article","noffhFlag":false,"fhhAccountDetail":{"type":"vampire","cateSource":"","isShowSign":0,"parentid":"0","parentname":"傳媒","cateid":"1598008","catename":"鳳凰網江蘇","logo":"https://d.ifengimg.com/q100/img1.ugc.ifeng.com/newugc/20210617/15/wemedia/4fe23eb7732996720ba6a49f06083f47fdc6e789_size5_w122_h122.jpg","description":"講好江蘇故事,向世界傳播江蘇聲音","api":"http://api.3g.ifeng.com/api_wemedia_list?cid=1598008","show_link":1,"share_url":"https://share.iclient.ifeng.com/share_zmt_home?tag=home&cid=1598008","eAccountId":1598008,"status":1,"honorName":"","honorImg":"","honorImg_night":"","forbidFollow":0,"forbidJump":0,"fhtId":"4000000089717248449","view":1,"sourceFrom":"","declare":"","originalName":"","redirectTab":"article","authorUrl":"https://ishare.ifeng.com/mediaShare/home/1598008/media","newsTime":"2023-05-25 11:43:21","lastArticleAddress":"來自江蘇"},"logo":{"logo":"http://x0.ifengimg.com/ucms/2020_38/5DF3D90B4E93C85666C07C579EE5FD64B04FFDE6_w322_h54.png","title":"江蘇"},"domain":"www.gpsstar.net","base62Id":"8Q4IfZwnvrc","breadCrumbdata":[{"url":"/shanklist/200-/","title":"地方站"},{"url":"http://www.gpsstar.net/","title":"江蘇"},{"url":"http://www.gpsstar.net/shanklist/200-212-305384-/","title":"要聞"}],"searchPath":"200-212-305384-,200-212-305401-","title":"讓“詩和遠方”交相輝映!揚州打造文旅共興的“好地方”","newsTime":"2023-05-25 11:43:21","wemediaEAccountId":"1598008","source":"","sourceUrl":"","author":"","summary":"讓“詩和遠方”交相輝映!揚州打造文旅共興的“好地方”","imagesInContent":[],"bdImg":"http://x0.ifengimg.com/ucms/2019_38/AC5B8A2AE18AB61C7067AFFDBBCD12D16295DDA2_w121_h75.jpg","pcUrl":"http://www.gpsstar.net/c/8Q4IfZwnvrc","url":"http://www.gpsstar.net/c/8Q4IfZwnvrc","commentUrl":"ucms_8Q4IfZwnvrc","skey":"577c79","voteId":"ucms_8Q4IfZwnvrc","isOriginal":"0","contentData":{"contentList":[{"data":"\u003cp>暮春漸遠初夏來,人間最美五月天。今年的“五一”假期,著實讓揚州又火了一把!揚州秀美的景致、精彩的活動、優質的服務,吸引各地游客爭相打卡。\u003c/p>\u003cp>5月1日\u003c/p>\u003cp>瘦西湖白天入園人數\u003cstrong>達8.7萬人次\u003c/strong>\u003c/p>\u003cp>個園游客\u003cstrong>突破3萬人次\u003c/strong>\u003c/p>\u003cp>何園\u003cstrong>突破2.2萬人次\u003c/strong>\u003c/p>\u003cp>大明寺、茱萸灣\u003cstrong>均突破2萬人次\u003c/strong>\u003c/p>\u003cp>……\u003c/p>\u003cp>攜程發布的“五一”出游報告顯示\u003c/p>\u003cp>“五一”假期,\u003cstrong>瘦西湖\u003c/strong>上榜\u003c/p>\u003cp>\u003cstrong>“江蘇熱門景區TOP10”\u003c/strong>\u003c/p>\u003cp>\u003cstrong>文化是旅游的靈魂,\u003c/strong>\u003c/p>\u003cp>\u003cstrong>旅游是文化的載體。\u003c/strong>\u003c/p>\u003cp>近年來,揚州扎實推進文旅融合向縱深發展,堅持\u003cstrong>“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u003c/strong>,深入挖掘大運河承載的深厚文化價值和精神內涵,傾心書寫文旅融合大文章。\u003c/p>\u003cp>● 制定《大運河揚州段文化旅游帶概念規劃》《世界級運河文化遺產揚州段旅游廊道建設實施方案》,把運河保護與文旅融合發展相統一\u003c/p>\u003cp>● 以春季“游園、看花”,夏季“親子、親水”,秋季“賞葉、辦會”,冬季“美食、養生”為主題,打造“千年運河·水韻揚州”旅游品牌,實現“四季旺游”\u003c/p>\u003cp>● 持續放大“世界運河之都”“世界美食之都”“東亞文化之都”品牌效應,著力打造文化旅游名城\u003c/p>\u003cp>……\u003c/p>\u003cp>\u003cstrong>01\u003c/strong>\u003c/p>\u003cp>\u003cstrong>運河 \u003c/strong>\u003cstrong>+旅游\u003c/strong>\u003c/p>\u003cp>一水連南北,文脈貫古今。\u003c/p>\u003cp>大運河,\u003c/p>\u003cp>這條流動的世界文化遺產,\u003c/p>\u003cp>正在煥發出新的活力。\u003c/p>\u003cp>今天的揚州,\u003c/p>\u003cp>充分挖掘深厚的文化資源,\u003c/p>\u003cp>以文塑旅,\u003c/p>\u003cp>構建世界級文化遺產旅游廊道,\u003c/p>\u003cp>讓母親河容光煥發。\u003c/p>\u003cp>\u003cstrong>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u003c/strong>即是揚州在致力“古運河重生”進程中,奏響的文旅融合交相輝映、詩與遠方琴瑟和鳴的生動樂章。\u003c/p>\u003cp>明月映三灣,綠水繞芳甸。\u003c/p>\u003cp>2021年6月16日,\u003c/p>\u003cp>國內首座集文物保護、\u003c/p>\u003cp>科研展陳、社會教育于一體,\u003c/p>\u003cp>巨輪造型的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u003c/p>\u003cp>在大運河國家公園\u003c/p>\u003cp>三灣核心展示園\u003c/p>\u003cp>解纜起錨、揚帆遠航。\u003c/p>\u003cp>翻看小紅書、抖音等網絡平臺,\u003c/p>\u003cp>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u003c/p>\u003cp>熱度居高不下,\u003c/p>\u003cp>是當之無愧的\u003c/p>\u003cp>揚州地標景點“新網紅”。\u003c/p>\u003cp>大運河博物館的炙手可熱不僅歸因于炫目的數字技術,更在于它對于運河文化的深度闡釋與沉浸式體驗,通過展覽呈現運河前世今生、水工智慧、文化藝術、市井生活等。建成開放以來,超百萬人次進館參觀,推動大運河從“地理空間”走向“文化空間”。\u003c/p>\u003cp>同樣以“運河”命名的\u003cstrong>中國揚州\u003c/strong>\u003cstrong>運河大劇院\u003c/strong>也好戲連臺,揚州厚重的歷史文化和美麗的城市風光在舞臺再現。不僅滿足了揚州市民高層次的文化藝術需求,更成為展示運河文化活力和魅力的重要窗口。\u003c/p>\u003cp>舞蹈詩劇《只此青綠》\u003c/p>\u003cp>民族舞劇《朱自清》\u003c/p>\u003cp>大型舞劇《金陵十三釵》\u003c/p>\u003cp>話劇《人世間》\u003c/p>\u003cp>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u003c/p>\u003cp>大型話劇《共產黨宣言》\u003c/p>\u003cp>舞蹈詩劇《大運揚州——琴鶴同鳴》\u003c/p>\u003cp>……\u003c/p>\u003cp>在運河大劇院精彩上演\u003c/p>\u003cp>運河大劇院始終致力引進好劇、熱劇,為揚州市民及游客帶來文化饕餮大餐。一部部精品劇目,不僅是提升市民欣賞品位,更是提升劇院品質的關鍵性因素。\u003c/p>\u003cp>今年,運河大劇院將持續引進和推出精彩演出,預計全年完成300多場演出和活動,實現“歌、樂、舞、劇、戲”五大板塊的全覆蓋,通過年度爆款、季度大戲、月度亮點的串連,在中國劇院行業唱響揚州聲音,展現揚州影響力。\u003c/p>\u003cp>劇院之“大”,\u003c/p>\u003cp>不僅在于大氣磅礴的建筑外觀,\u003c/p>\u003cp>更重要的是其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u003c/p>\u003cp>3月18日,運河大劇院推出\u003cstrong>“京華明月藝市”\u003c/strong>系列活動,打造四大主題空間,通過特色劇場和演藝新空間豐富劇院全年演出內容,營造周周熱鬧、每天精彩的濃烈文藝氛圍,點亮運河文化地標,擦亮揚州公共文化服務品牌。\u003c/p>\u003cp>此外,\u003c/p>\u003cp>基于\u003cstrong>運河文化\u003c/strong>打造的\u003c/p>\u003cp>78環島旅游大道、\u003c/p>\u003cp>高郵明清運河故道等\u003c/p>\u003cp>生態休閑空間;\u003c/p>\u003cp>大運河非遺文化園等\u003c/p>\u003cp>文化展示空間;\u003c/p>\u003cp>帶領著市民、游客走近運河、\u003c/p>\u003cp>感知運河文化的魅力。\u003c/p>\u003cp>品讀“讓古運河重生”的內涵,歸根結底是以人為本,讓人民群眾充滿幸福感、獲得感、自豪感。為此,揚州突出以旅彰文,讓流動的大運河文化活起來、火起來。\u003c/p>\u003cp>\u003cstrong>02\u003c/strong>\u003c/p>\u003cp>\u003cstrong>非遺 \u003c/strong>\u003cstrong>+旅游\u003c/strong>\u003c/p>\u003cp>5月2日,央視《非遺里的中國》江蘇篇聚焦\u003cstrong>富春茶點制作技藝、淮揚菜烹飪技藝、寶應捶藕和鵝毛雪片制作技藝\u003c/strong>等揚州非遺。\u003c/p>\u003cp>5月5日,央視綜藝頻道《文化十分》欄目再次聚焦揚州非遺,以《文旅融合新看點·揚州瘦西湖——非遺+文旅 讓遺產活起來》為題\u003cstrong>深度關注揚州非遺與文旅融合發展成果,\u003c/strong>讓全國觀眾感受揚州傳統非遺的活態魅力。\u003c/p>\u003cp>截至目前,\u003c/p>\u003cp>揚州現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003c/p>\u003cp>“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4項\u003c/p>\u003cp>\u003cstrong>(古琴藝術、雕版印刷技藝、\u003c/strong>\u003c/p>\u003cp>\u003cstrong>剪紙和富春茶點制作技藝)\u003c/strong>、\u003c/p>\u003cp>國家級20項、省級62項、\u003c/p>\u003cp>市級231項。\u003c/p>\u003cp>目前,\u003c/p>\u003cp>\u003cstrong>揚州市的非遺代表性項目數量\u003c/strong>\u003c/p>\u003cp>\u003cstrong>在全省排名前列。\u003c/strong>\u003c/p>\u003cp>近年來,揚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非遺進景區工作,列為全年重點目標任務。目前,\u003cstrong>我市文旅場所共進駐非遺項目100多項,200余名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常態化開展非遺展示活動。\u003c/strong>\u003c/p>\u003cp>\u003cstrong>瘦西湖\u003c/strong>\u003c/p>\u003cp>目前進駐瘦西湖風景區的國家級、省級、市級非遺項目達50多個,為了營造全方位、沉浸式的非遺體驗,瘦西湖風景區陸續打造了\u003cstrong>揚派盆景博物館、三把刀非遺集聚區、非遺小劇場\u003c/strong>等非遺展示教學體驗場所,并邀請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入駐開展非遺展示,同時匯集不同年齡段青少年的非遺童樂匯、非遺主題月以及互動研學游和創新化的師帶徒工程也已成為瘦西湖風景區常態化項目。\u003c/p>\u003cp>\u003cstrong>東關街、三灣景區\u003c/strong>\u003c/p>\u003cp>在東關街、三灣景區等地建設非遺展示、體驗館,重塑謝馥春、戴春林等非遺老字號,形成旅游服務、非遺體驗、生活居住的多重融合業態。\u003c/p>\u003cp>\u003cstrong>盂城驛\u003c/strong>\u003c/p>\u003cp>在高郵盂城驛歷史文化街區打造郵驛博物館、高郵咸鴨蛋制作技藝展示館等,還增添了臨澤高蹺、高郵民歌等傳統民俗互動。\u003c/p>\u003cp>\u003cstrong>水上巴士\u003c/strong>\u003c/p>\u003cp>穿插設置揚州民歌、古琴藝術、雕版印刷等非遺體驗活動,豐富游客的水上游覽體驗場景。\u003c/p>\u003cp>此外,揚州全市共有40余家小劇場,分布在景區、社區、劇院、公共文化館等場所,演出類型涉及綜合演藝、地方戲曲、曲藝書場、兒童劇、茶道表演等。在這些小劇場,揚州木偶、揚劇、揚州曲藝、揚州民歌等地方特色文藝展演,好戲連連。\u003c/p>\u003cp>伴隨著一系列\u003c/p>\u003cp>\u003cstrong>“可觀、可游、可玩”\u003c/strong>的\u003c/p>\u003cp>非遺特色體驗活動精彩亮相,\u003c/p>\u003cp>“好地方”揚州\u003c/p>\u003cp>掀起了\u003cstrong>“非遺+旅游”\u003c/strong>的熱潮。\u003c/p>\u003cp>\u003cstrong>03\u003c/strong>\u003c/p>\u003cp>\u003cstrong>古城 \u003c/strong>\u003cstrong>+旅游\u003c/strong>\u003c/p>\u003cp>古城是揚州城市的“母體”、文化的源流和市民精神的家園。\u003c/p>\u003cp>40年前,揚州成為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由此開啟了一場可持續保護古城的探索與實踐。\u003c/p>\u003cp>近年來,揚州統籌運河文旅融合與古城保護更新,探索一條水城相融的新路子,讓古城、古運河氤氳煙火氣、彰顯文藝范。\u003c/p>\u003cp>\u003cstrong>北護城河\u003c/strong>\u003c/p>\u003cp>\u003cstrong>是揚州古城保護的“新戰場”。\u003c/strong>\u003c/p>\u003cp>4月19日,揚州文旅新地標文匯閣復建完成并正式對外開放,閣內收藏《四庫全書》,揚州再現“書閣合一”勝景。\u003c/p>\u003cp>在冶春園,亭臺樓閣,四季花開,一幅嶄新的“冶春十二景”圖卷,正在徐徐展開。\u003c/p>\u003cp>……\u003c/p>\u003cp>而與之相連的小秦淮河,經過兩年的綜合整治,文史古籍中繁華的“小秦淮”得以重現,在留住人間煙火氣的同時,也塑造了古城新形象。\u003c/p>\u003cp>小秦淮河和北護城河的改造更新只是揚州古城保護和有機更新的一個縮影。秉承\u003cstrong>“護其貌、美其顏、揚其韻、鑄其魂”\u003c/strong>的理念,堅持規劃先行、做好整體保護,把全面保護古城上升為揚州“城市意志”。\u003c/p>\u003cp>\u003cstrong>在此方面,\u003c/strong>\u003c/p>\u003cp>\u003cstrong>揚州已經涌現出一批亮眼作品。\u003c/strong>\u003c/p>\u003cp>\u003cstrong>雙東歷史文化街區\u003c/strong>\u003c/p>\u003cp>揚州率先實施的古城改造與復興項目。在搬遷部分原住民,修繕數十所歷史文化遺存后,雙東歷史文化街區引入生活休閑、旅游體驗要素,吃住行游購娛應有盡有。\u003cstrong>短短數年,東關街獲評“中國十大歷史名街”,成為聲名遠揚的文化旅游勝地。\u003c/strong>\u003c/p>\u003cp>\u003cstrong>南河下歷史文化街區\u003c/strong>\u003c/p>\u003cp>依托鹽商文化和會館遺址,定位美食休閑,百十家各類餐飲企業在此集聚,\u003cstrong>成為“世界美食之都”的展示窗口。\u003c/strong>\u003c/p>\u003cp>\u003cstrong>仁豐里歷史文化街區\u003c/strong>\u003c/p>\u003cp>全長700多米,是揚州唐代里坊制格局保存最完整的歷史街區。近年來,圍繞“小地塊、微更新、漸進式、重文旅、可持續”的思路,吸引了眾多非遺工作室為主體的文旅商戶在此聚集。\u003c/p>\u003cp>\u003cstrong>皮市街\u003c/strong>\u003c/p>\u003cp>在政府服務和引導的基礎上,由原住民和創業者在市場機制作用下自發形成的文化街區。本著既能改善老城區交通,又能彰顯古城老街特色的原則,多方投資拓寬道路、配套公共設施,并對沿線古城老街風貌進行系統修繕和保護。\u003c/p>\u003cp>站在古城向未來\u003c/p>\u003cp>揚州實施古城文旅提質工程\u003c/p>\u003cp>全面塑造古城“擁抱后浪”的\u003c/p>\u003cp>年輕態文旅形象\u003c/p>\u003cp>\u003cstrong>04\u003c/strong>\u003c/p>\u003cp>\u003cstrong>美食 \u003c/strong>\u003cstrong>+旅游\u003c/strong>\u003c/p>\u003cp>大運河的文化交流,\u003c/p>\u003cp>鑄就了聞名遐邇的淮揚菜,\u003c/p>\u003cp>四方來客競相來“好地方”\u003c/p>\u003cp>品嘗“好味道”。\u003c/p>\u003cp>普通食材也能鮮天下,千百年來,淮揚菜經久不衰的秘訣就在于“創新”二字。寶應荷藕節、高郵雙黃蛋節、邵伯龍蝦美食節、沿湖漁文化美食節、萬福漁鮮美食節……揚州把多滋多味的運河美食做到極致,成為全域旅游的“推進器”。\u003c/p>\u003cp>揚州是世界美食之都,來揚州旅游怎么能不下一次館子呢?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u003cstrong>揚州美食的代表首推早茶。\u003c/strong>尋覓一家茶社,翡翠燒賣、灌湯蒸餃、千層油糕、三丁包、豆沙包、燙干絲、陽春面再加上一杯香茗相伴,愜意而舒適。\u003c/p>\u003cp>今年“五一”假期,\u003c/p>\u003cp>不少游客專門來揚打卡美食,\u003c/p>\u003cp>揚州餐飲行業\u003c/p>\u003cp>從早茶開始就人氣爆棚,\u003c/p>\u003cp>家家包廂客滿。\u003c/p>\u003cp>全市23家重點監測的餐飲門店\u003c/p>\u003cp>實現營業額\u003cstrong>3328萬元\u003c/strong>,\u003c/p>\u003cp>\u003cstrong>同比增長82.6%;\u003c/strong>\u003c/p>\u003cp>客流量28萬多人次,\u003c/p>\u003cp>同比增長77.4%。\u003c/p>\u003cp>揚州包子、鹽水鵝、\u003c/p>\u003cp>大麒麟閣茶食、高郵咸鴨蛋、\u003c/p>\u003cp>高郵陽春面醬油、高郵董糖、\u003c/p>\u003cp>可可狐巧克力、寶應藕粉、\u003c/p>\u003cp>魁龍珠茶葉、綠楊春茶葉等\u003c/p>\u003cp>揚州伴手禮也成了熱門。\u003c/p>\u003cp>5月25日-5月31日\u003c/p>\u003cp>2023中國第五屆中國早茶文化節\u003c/p>\u003cp>暨中國揚州淮揚菜美食節\u003c/p>\u003cp>將在迎賓館、趣園、\u003c/p>\u003cp>冶春、富春、\u003c/p>\u003cp>中國淮揚菜博物館體驗館舉辦\u003c/p>\u003cp>來自全國早茶(早餐)\u003c/p>\u003cp>代表性城市的\u003c/p>\u003cp>賓朋將齊聚揚州\u003c/p>\u003cp>開啟一場關于\u003c/p>\u003cp>早茶文化的交流與對話\u003c/p>\u003cp>\u003cstrong>揚州是一座你來了不想走、\u003c/strong>\u003c/p>\u003cp>\u003cstrong>走了還想來的城市。\u003c/strong>\u003c/p>\u003cp>疊加\u003cstrong>運河文化\u003c/strong>和\u003cstrong>旅游資源\u003c/strong>的揚州,\u003c/p>\u003cp>在打造文化繁榮、\u003c/p>\u003cp>文旅共興的“好地方”進程中,\u003c/p>\u003cp>讓“詩和遠方”交相輝映,\u003c/p>\u003cp>綻放耀眼光芒。\u003c/p>\u003cp>標題:\u003c/p>\u003cp>文旅融合,讓“詩和遠方”交相輝映!\u003c/p>\u003cp>來源:揚州發布\u003c/p>","type":"text"}],"currentPage":0,"pageSize":1},"editorName":"丁悅林","faceUrl":"http://ishare.ifeng.com/mediaShare/home/1598008/media","vestAccountDetail":{},"subscribe":{"type":"vampire","cateSource":"","isShowSign":0,"parentid":"0","parentname":"傳媒","cateid":"1598008","catename":"鳳凰網江蘇","logo":"https://d.ifengimg.com/q100/img1.ugc.ifeng.com/newugc/20210617/15/wemedia/4fe23eb7732996720ba6a49f06083f47fdc6e789_size5_w122_h122.jpg","description":"講好江蘇故事,向世界傳播江蘇聲音","api":"http://api.3g.ifeng.com/api_wemedia_list?cid=1598008","show_link":1,"share_url":"https://share.iclient.ifeng.com/share_zmt_home?tag=home&cid=1598008","eAccountId":1598008,"status":1,"honorName":"","honorImg":"","honorImg_night":"","forbidFollow":0,"forbidJump":0,"fhtId":"4000000089717248449","view":1,"sourceFrom":"","declare":"","originalName":"","redirectTab":"article","authorUrl":"https://ishare.ifeng.com/mediaShare/home/1598008/media","newsTime":"2023-05-25 11:43:21","lastArticleAddress":"來自江蘇"}},"keywords":"揚州,運河,古城,大運河,瘦西湖,文化,文化街區,高郵,景區,游客","hasCopyRight":true,"sourceReason":"","isHubeiLocal":false,"interact":{"isCloseShare":false,"isCloseLike":false,"isOpenCandle":false,"isOpenpray":false}};
var adKeys = [];
var __apiReport = (Math.random() > 0.99);
var __apiReportMaxCount = 50;
for (var i = 0,len = adKeys.length; i 暮春漸遠初夏來,人間最美五月天。今年的“五一”假期,著實讓揚州又火了一把!揚州秀美的景致、精彩的活動、優質的服務,吸引各地游客爭相打卡。 5月1日 瘦西湖白天入園人數達8.7萬人次 個園游客突破3萬人次 何園突破2.2萬人次 大明寺、茱萸灣均突破2萬人次 …… 攜程發布的“五一”出游報告顯示 “五一”假期,瘦西湖上榜 “江蘇熱門景區TOP10” 文化是旅游的靈魂, 旅游是文化的載體。 近年來,揚州扎實推進文旅融合向縱深發展,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深入挖掘大運河承載的深厚文化價值和精神內涵,傾心書寫文旅融合大文章。 ● 制定《大運河揚州段文化旅游帶概念規劃》《世界級運河文化遺產揚州段旅游廊道建設實施方案》,把運河保護與文旅融合發展相統一 ● 以春季“游園、看花”,夏季“親子、親水”,秋季“賞葉、辦會”,冬季“美食、養生”為主題,打造“千年運河·水韻揚州”旅游品牌,實現“四季旺游” ● 持續放大“世界運河之都”“世界美食之都”“東亞文化之都”品牌效應,著力打造文化旅游名城 …… 01 運河 +旅游 一水連南北,文脈貫古今。 大運河, 這條流動的世界文化遺產, 正在煥發出新的活力。 今天的揚州, 充分挖掘深厚的文化資源, 以文塑旅, 構建世界級文化遺產旅游廊道, 讓母親河容光煥發。 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即是揚州在致力“古運河重生”進程中,奏響的文旅融合交相輝映、詩與遠方琴瑟和鳴的生動樂章。 明月映三灣,綠水繞芳甸。 2021年6月16日, 國內首座集文物保護、 科研展陳、社會教育于一體, 巨輪造型的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 在大運河國家公園 三灣核心展示園 解纜起錨、揚帆遠航。 翻看小紅書、抖音等網絡平臺, 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 熱度居高不下, 是當之無愧的 揚州地標景點“新網紅”。 大運河博物館的炙手可熱不僅歸因于炫目的數字技術,更在于它對于運河文化的深度闡釋與沉浸式體驗,通過展覽呈現運河前世今生、水工智慧、文化藝術、市井生活等。建成開放以來,超百萬人次進館參觀,推動大運河從“地理空間”走向“文化空間”。 同樣以“運河”命名的中國揚州運河大劇院也好戲連臺,揚州厚重的歷史文化和美麗的城市風光在舞臺再現。不僅滿足了揚州市民高層次的文化藝術需求,更成為展示運河文化活力和魅力的重要窗口。 舞蹈詩劇《只此青綠》 民族舞劇《朱自清》 大型舞劇《金陵十三釵》 話劇《人世間》 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 大型話劇《共產黨宣言》 舞蹈詩劇《大運揚州——琴鶴同鳴》 …… 在運河大劇院精彩上演 運河大劇院始終致力引進好劇、熱劇,為揚州市民及游客帶來文化饕餮大餐。一部部精品劇目,不僅是提升市民欣賞品位,更是提升劇院品質的關鍵性因素。 今年,運河大劇院將持續引進和推出精彩演出,預計全年完成300多場演出和活動,實現“歌、樂、舞、劇、戲”五大板塊的全覆蓋,通過年度爆款、季度大戲、月度亮點的串連,在中國劇院行業唱響揚州聲音,展現揚州影響力。 劇院之“大”, 不僅在于大氣磅礴的建筑外觀, 更重要的是其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 3月18日,運河大劇院推出“京華明月藝市”系列活動,打造四大主題空間,通過特色劇場和演藝新空間豐富劇院全年演出內容,營造周周熱鬧、每天精彩的濃烈文藝氛圍,點亮運河文化地標,擦亮揚州公共文化服務品牌。 此外, 基于運河文化打造的 78環島旅游大道、 高郵明清運河故道等 生態休閑空間; 大運河非遺文化園等 文化展示空間; 帶領著市民、游客走近運河、 感知運河文化的魅力。 品讀“讓古運河重生”的內涵,歸根結底是以人為本,讓人民群眾充滿幸福感、獲得感、自豪感。為此,揚州突出以旅彰文,讓流動的大運河文化活起來、火起來。 02 非遺 +旅游 5月2日,央視《非遺里的中國》江蘇篇聚焦富春茶點制作技藝、淮揚菜烹飪技藝、寶應捶藕和鵝毛雪片制作技藝等揚州非遺。 5月5日,央視綜藝頻道《文化十分》欄目再次聚焦揚州非遺,以《文旅融合新看點·揚州瘦西湖——非遺+文旅 讓遺產活起來》為題深度關注揚州非遺與文旅融合發展成果,讓全國觀眾感受揚州傳統非遺的活態魅力。 截至目前, 揚州現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4項 (古琴藝術、雕版印刷技藝、 剪紙和富春茶點制作技藝)、 國家級20項、省級62項、 市級231項。 目前, 揚州市的非遺代表性項目數量 在全省排名前列。 近年來,揚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非遺進景區工作,列為全年重點目標任務。目前,我市文旅場所共進駐非遺項目100多項,200余名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常態化開展非遺展示活動。 瘦西湖 目前進駐瘦西湖風景區的國家級、省級、市級非遺項目達50多個,為了營造全方位、沉浸式的非遺體驗,瘦西湖風景區陸續打造了揚派盆景博物館、三把刀非遺集聚區、非遺小劇場等非遺展示教學體驗場所,并邀請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入駐開展非遺展示,同時匯集不同年齡段青少年的非遺童樂匯、非遺主題月以及互動研學游和創新化的師帶徒工程也已成為瘦西湖風景區常態化項目。 東關街、三灣景區 在東關街、三灣景區等地建設非遺展示、體驗館,重塑謝馥春、戴春林等非遺老字號,形成旅游服務、非遺體驗、生活居住的多重融合業態。 盂城驛 在高郵盂城驛歷史文化街區打造郵驛博物館、高郵咸鴨蛋制作技藝展示館等,還增添了臨澤高蹺、高郵民歌等傳統民俗互動。 水上巴士 穿插設置揚州民歌、古琴藝術、雕版印刷等非遺體驗活動,豐富游客的水上游覽體驗場景。 此外,揚州全市共有40余家小劇場,分布在景區、社區、劇院、公共文化館等場所,演出類型涉及綜合演藝、地方戲曲、曲藝書場、兒童劇、茶道表演等。在這些小劇場,揚州木偶、揚劇、揚州曲藝、揚州民歌等地方特色文藝展演,好戲連連。 伴隨著一系列 “可觀、可游、可玩”的 非遺特色體驗活動精彩亮相, “好地方”揚州 掀起了“非遺+旅游”的熱潮。 03 古城 +旅游 古城是揚州城市的“母體”、文化的源流和市民精神的家園。 40年前,揚州成為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由此開啟了一場可持續保護古城的探索與實踐。 近年來,揚州統籌運河文旅融合與古城保護更新,探索一條水城相融的新路子,讓古城、古運河氤氳煙火氣、彰顯文藝范。 北護城河 是揚州古城保護的“新戰場”。 4月19日,揚州文旅新地標文匯閣復建完成并正式對外開放,閣內收藏《四庫全書》,揚州再現“書閣合一”勝景。 在冶春園,亭臺樓閣,四季花開,一幅嶄新的“冶春十二景”圖卷,正在徐徐展開。 …… 而與之相連的小秦淮河,經過兩年的綜合整治,文史古籍中繁華的“小秦淮”得以重現,在留住人間煙火氣的同時,也塑造了古城新形象。 小秦淮河和北護城河的改造更新只是揚州古城保護和有機更新的一個縮影。秉承“護其貌、美其顏、揚其韻、鑄其魂”的理念,堅持規劃先行、做好整體保護,把全面保護古城上升為揚州“城市意志”。 在此方面, 揚州已經涌現出一批亮眼作品。 雙東歷史文化街區 揚州率先實施的古城改造與復興項目。在搬遷部分原住民,修繕數十所歷史文化遺存后,雙東歷史文化街區引入生活休閑、旅游體驗要素,吃住行游購娛應有盡有。短短數年,東關街獲評“中國十大歷史名街”,成為聲名遠揚的文化旅游勝地。 南河下歷史文化街區 依托鹽商文化和會館遺址,定位美食休閑,百十家各類餐飲企業在此集聚,成為“世界美食之都”的展示窗口。 仁豐里歷史文化街區 全長700多米,是揚州唐代里坊制格局保存最完整的歷史街區。近年來,圍繞“小地塊、微更新、漸進式、重文旅、可持續”的思路,吸引了眾多非遺工作室為主體的文旅商戶在此聚集。 皮市街 在政府服務和引導的基礎上,由原住民和創業者在市場機制作用下自發形成的文化街區。本著既能改善老城區交通,又能彰顯古城老街特色的原則,多方投資拓寬道路、配套公共設施,并對沿線古城老街風貌進行系統修繕和保護。 站在古城向未來 揚州實施古城文旅提質工程 全面塑造古城“擁抱后浪”的 年輕態文旅形象 04 美食 +旅游 大運河的文化交流, 鑄就了聞名遐邇的淮揚菜, 四方來客競相來“好地方” 品嘗“好味道”。 普通食材也能鮮天下,千百年來,淮揚菜經久不衰的秘訣就在于“創新”二字。寶應荷藕節、高郵雙黃蛋節、邵伯龍蝦美食節、沿湖漁文化美食節、萬福漁鮮美食節……揚州把多滋多味的運河美食做到極致,成為全域旅游的“推進器”。 揚州是世界美食之都,來揚州旅游怎么能不下一次館子呢?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揚州美食的代表首推早茶。尋覓一家茶社,翡翠燒賣、灌湯蒸餃、千層油糕、三丁包、豆沙包、燙干絲、陽春面再加上一杯香茗相伴,愜意而舒適。 今年“五一”假期, 不少游客專門來揚打卡美食, 揚州餐飲行業 從早茶開始就人氣爆棚, 家家包廂客滿。 全市23家重點監測的餐飲門店 實現營業額3328萬元, 同比增長82.6%; 客流量28萬多人次, 同比增長77.4%。 揚州包子、鹽水鵝、 大麒麟閣茶食、高郵咸鴨蛋、 高郵陽春面醬油、高郵董糖、 可可狐巧克力、寶應藕粉、 魁龍珠茶葉、綠楊春茶葉等 揚州伴手禮也成了熱門。 5月25日-5月31日 2023中國第五屆中國早茶文化節 暨中國揚州淮揚菜美食節 將在迎賓館、趣園、 冶春、富春、 中國淮揚菜博物館體驗館舉辦 來自全國早茶(早餐) 代表性城市的 賓朋將齊聚揚州 開啟一場關于 早茶文化的交流與對話 揚州是一座你來了不想走、 走了還想來的城市。 疊加運河文化和旅游資源的揚州, 在打造文化繁榮、 文旅共興的“好地方”進程中, 讓“詩和遠方”交相輝映, 綻放耀眼光芒。 標題: 文旅融合,讓“詩和遠方”交相輝映! 來源:揚州發布
讓“詩和遠方”交相輝映!揚州打造文旅共興的“好地方”
獨家搶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