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a>\n","topAd":"\u003cdiv> \u003ca href=\"http://www.gpsstar.net/c/special/8KdpFuOTh20\" target=\"_blank\">\u003cimg width=\"1000\" height=\"90\" src=\"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3_01/51BB86F8E8F154E82FB08D310272E37D0137770E_size119_w1000_h90.jpg\" alt=\" \">\u003c/a> \u003c/div>","floatAd":[],"newsList":[],"logoAd":[],"infoAd":[],"chipObj":{"asideAd5":"160581","contentBottomAd":"160575","asideAd4":"160580","picNews":"195259","asideAd3":"160579","searchPath":"200-212-","hardAd":"160576","recommend":"195258","video":"195183","asideAd2":"160578","asideAd1":"160577","topAd":"160573","floatAd":"160585","newsList":"195182","logoAd":"160574","infoAd":"195179"},"hostname":"www.gpsstar.net","topic":"8REEWfAHgxM","docData":{"type":"article","noffhFlag":false,"fhhAccountDetail":{"type":"vampire","cateSource":"","isShowSign":0,"parentid":"0","parentname":"傳媒","cateid":"1598008","catename":"鳳凰網江蘇","logo":"https://d.ifengimg.com/q100/img1.ugc.ifeng.com/newugc/20210617/15/wemedia/4fe23eb7732996720ba6a49f06083f47fdc6e789_size5_w122_h122.jpg","description":"講好江蘇故事,向世界傳播江蘇聲音","api":"http://api.3g.ifeng.com/api_wemedia_list?cid=1598008","show_link":1,"share_url":"https://share.iclient.ifeng.com/share_zmt_home?tag=home&cid=1598008","eAccountId":1598008,"status":1,"honorName":"","honorImg":"","honorImg_night":"","forbidFollow":0,"forbidJump":0,"fhtId":"4000000089717248449","view":1,"sourceFrom":"","declare":"","originalName":"","redirectTab":"article","authorUrl":"https://ishare.ifeng.com/mediaShare/home/1598008/media","newsTime":"2023-07-06 17:30:29","lastArticleAddress":"來自江蘇"},"logo":{"logo":"http://x0.ifengimg.com/ucms/2020_38/5DF3D90B4E93C85666C07C579EE5FD64B04FFDE6_w322_h54.png","title":"江蘇"},"domain":"www.gpsstar.net","base62Id":"8RCT1gNtnd2","breadCrumbdata":[{"url":"/shanklist/200-/","title":"地方站"},{"url":"http://www.gpsstar.net/","title":"江蘇"},{"url":"http://www.gpsstar.net/shanklist/200-212-305384-/","title":"要聞"}],"searchPath":"200-212-305384-,200-212-305392-305407-","title":"蘇記 | 舉足輕重的江北新區,距離成為南京新主城還有多遠?","newsTime":"2023-07-06 17:30:29","wemediaEAccountId":"1598008","source":"","sourceUrl":"","author":"","summary":"蘇記 | 舉足輕重的江北新區,距離成為南京新主城還有多遠?","imagesInContent":[{"size":80,"width":1080,"url":"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3_27/390688C0F5E0F90B907EC9670CCAA6973EE036B9_size80_w1080_h608.jpg","height":608},{"size":84,"width":1080,"url":"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3_27/747B9270381E268FD5800A5B32D44B5DB04649AF_size84_w1080_h608.jpg","height":608},{"size":117,"width":1080,"url":"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3_27/9CE93659B55486391CB15DF23D08BC7C6ED0812A_size117_w1080_h543.jpg","height":543},{"size":839,"width":1080,"url":"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3_27/28B065F4BD51B47A5E74CCBA0E13E0865A260B19_size839_w1080_h614.png","height":614},{"size":116,"width":1080,"url":"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3_27/066DB8EAB6DD1A7F35936F6CEE5B5C6954B2005E_size116_w1080_h607.jpg","height":607},{"size":145,"width":1080,"url":"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3_27/F2143EF66D5AB996FC7D9A66E8E7FD3F40775EDB_size145_w1080_h722.jpg","height":722}],"bdImg":"http://d.ifengimg.com/w121_h75_q90/x0.ifengimg.com/ucms/2023_27/390688C0F5E0F90B907EC9670CCAA6973EE036B9_size80_w1080_h608.jpg","pcUrl":"http://www.gpsstar.net/c/8RCT1gNtnd2","url":"http://www.gpsstar.net/c/8RCT1gNtnd2","commentUrl":"ucms_8RCT1gNtnd2","skey":"0a5dd6","voteId":"ucms_8RCT1gNtnd2","isOriginal":"0","contentData":{"contentList":[{"data":"\u003cp>\u003cimg src=\"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3_27/390688C0F5E0F90B907EC9670CCAA6973EE036B9_size80_w1080_h608.jpg\" />\u003c/p>\u003cp>“力爭用10年時間,再造一個新南京?!弊?015年獲批成為第13個國家級新區以來,江北新區就承擔起了提升南京發展實力的重任。正如江蘇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韓立明今年3月在江北新區調研時所說,江北新區在支撐全市經濟大盤、提升城市能級上具有舉足輕重地位。\u003c/p>\u003cp>的確,江北新區不僅是全省唯一一個國家級新區,還坐擁江蘇自由貿易試驗區南京片區,多重國家戰略的疊加,既是江北新區的發展機遇,亦是其助力南京發展的底氣所在。\u003c/p>\u003cp>為此,南京市委常委、江北新區黨工委書記楊學鵬也用七個“著力”,擘畫出江北新區的“新主城”藍圖:著力打造區域發展增長極;著力提升科創核心競爭力;著力構筑改革開放新高地;著力塑造現代化“新主城”城市風貌;著力提高社會文明程度;著力創造高品質生活;著力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u003c/p>\u003cp>眼下,全年時間“進度條”已過半,對于江北新區而言,走好下半程對其實現躋身“新主城”的目標,至關重要。\u003c/p>\u003cp>\u003cstrong>“3+3+X”現代產業體系\u003c/strong>\u003c/p>\u003cp>\u003cstrong>托起舉足輕重的江北新區\u003c/strong>\u003c/p>\u003cp>6月15日,南京召開全市產業強市建設推進會,會上發布的《南京市推進產業強市行動計劃(2023-2025年)》特別提到,2025年南京GDP總量要實現2萬億元,其中制造業增加值占比要穩定在30%以上。\u003c/p>\u003cp>落實到空間布局上,南京明確要推動實施“\u003cstrong>江北產業倍增\u003c/strong>、東部融合、南部一體化、主城產業能級躍升、西部板塊崛起”五大區域協調發展。\u003c/p>\u003cp>而將江北新區排在首位,足見市級層面對其引領南京打造產業強市的期待。\u003c/p>\u003cp>\u003cstrong>對于一個要實現產業倍增的國家級新區來說,獨立、成熟的產業體系必不可少。\u003c/strong>\u003c/p>\u003cp>江北新區早已明確提出構建“3+3+X”現代產業體系,其中的第一個“3”指向了集成電路、大健康、新材料三個支柱產業;第二個“3”是智能制造裝備、高端交通裝備與高端現代服務業;而“X”則指向了人工智能、區塊鏈、未來網絡、智能網聯電車等若干個其他產業。\u003c/p>\u003cp>今年以來,江蘇省委書記信長星、南京市委書記韓立明以及市長陳之常在江北新區調研期間,均將調研重點放在“3+3+X”的現代產業體系上,透過他們所調研的企業和項目,足見江北新區厚實的產業“家底”。\u003c/p>\u003cp>4月11日,信長星在南京調研期間曾來到國家集成電路設計自動化技術創新中心,并表示希望將需求牽引與創新驅動相結合,攻克更多關鍵核心技術,為建設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現代化產業體系作出新貢獻。\u003c/p>\u003cp>\u003cimg src=\"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3_27/747B9270381E268FD5800A5B32D44B5DB04649AF_size84_w1080_h608.jpg\" />\u003c/p>\u003cp>圖片來源:江蘇衛視\u003c/p>\u003cp>值得一提的是,國家集成電路設計自動化技術創新中心于今年6月29日正式揭牌,其不僅是全國第一家集成電路設計領域國家級技術創新中心,也是南京市首個牽頭建設的領域類國家技術創新中心。\u003c/p>\u003cp>國創中心之于一個產業的重要性已無需贅述,其落戶的地方通常也是產業發展較成熟的地方。集成電路產業作為江北新區三個支柱產業之一,從零起步,現已形成一條覆蓋設計、制造、封裝測試等環節的全產業鏈條,并吸引了芯華章、芯行紀、華大九天、新思科技等行業龍頭企業集聚于此。\u003c/p>\u003cp>\u003cstrong>當然,集成電路產業只不過是江北新區聚焦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而真正讓江北新區在全市經濟發展大局中具有舉足輕重地位的原因,歸根結底還是在于產業的百花齊放。\u003c/strong>\u003c/p>\u003cp>今年6月13日,韓立明在江北新區就民營經濟發展進行專題調研時,曾前往南微醫學、華路易云兩家企業。其中,南微醫學是國內內鏡診療耗材龍頭,華路易云則致力于打造擁有自主創新、先進可靠的車路協同操作系統。\u003c/p>\u003cp>需要指出的是,這兩家企業所涉足的大健康以及高端交通裝備產業,也均位列江北新區“3+3+X”現代產業體系之列。\u003c/p>\u003cp>尤其是大健康產業,作為江北新區支柱產業之一,其還關乎著新區建設“基因之城”的目標。為此,江北新區超前布局了南京生物醫藥谷,在不到15平方公里內,聚集千余家企業,不僅完善了產業鏈條,還帶動了區域“千億級”產業的發展。\u003c/p>\u003cp>今年2月陳之常在江北新區調研期間,就曾前往南京生物醫藥谷,期間他也強調要進一步整合生物醫藥領軍企業、高校、科研院所、醫療機構等創新力量,加快集聚創新資源,著力引進一批頂尖人才,促進創新研究成果落地,助力南京生物醫藥產業發展。\u003c/p>\u003cp>得益于產業的積淀,江北新區已明確提出要\u003cstrong>深入推進“產業倍增”三年行動計劃,力爭到2025年,“3+3+X”現代產業規模邁上6000億元臺階。\u003c/strong>\u003c/p>\u003cp>當然,對于在全市發展大局中具有“舉足輕重”地位的江北新區而言,作為國家級新區,又疊加了自貿片區的國家戰略優勢,其在產業方面其實還有很大的潛力值得去挖掘與開拓。\u003c/p>\u003cp>比如,圍繞自貿片區這樣的開放平臺,如何做好產業鏈全球化的文章;圍繞國創中心等高能級創新平臺,如何更好推進科技成果轉化……如果這些問題找到了答案,或許江北新區距離實現產業倍增的目標也就不再遙遠。\u003c/p>\u003cp>\u003cstrong>打造新主城的七個著力點\u003c/strong>\u003c/p>\u003cp>客觀來講,南京對江北新區的發展是比較關注的。\u003c/p>\u003cp>在2023年南京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江北”一詞共出現五次,其中在總結過去五年成績時提到\u003cstrong>“江北新區直管區經濟總量實現翻番”\u003c/strong>。\u003c/p>\u003cp>當然,報告還是側重對新區未來發展的定調上。\u003c/p>\u003cp>圍繞擴大有效需求,提到加快提升江北等商業新中心功能;圍繞加快建設國家區域科技創新中心提到要“以環紫金山科創帶和江北新區創新帶為重點”;圍繞提升城市功能品質,提到“加快江北新主城中心片區建設”;圍繞美麗南京建設,則提到了“支持江北新區建設碳中和先行示范區”。\u003c/p>\u003cp>換言之,\u003cstrong>南京正將新區視作一個“新城”以及重要的“增長極”來進行打造。\u003c/strong>而在年初,楊學鵬在接受采訪時也曾多次提到江北新區的“新主城”目標。\u003c/p>\u003cp>不過,從今年前4個月的江北新區經濟運行表現來看,想要晉升成為“新主城”以及“增長極”,似乎任重道遠。\u003c/p>\u003cp>根據南京市統計局數據顯示,江北新區在固投、工業投資、高新技術投資、實際使用外資、進出口總額等多個重要經濟指標上,均未能跑贏全市大盤。特別是考慮到固投和外貿又都屬于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新區經濟發展承受的壓力可想而知。\u003c/p>\u003cp>值得肯定的一點是,\u003cstrong>江北新區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這一項指標上,前4月實現增速10.6%,高于全市大盤1.2個百分點\u003c/strong>,消費的給力或許能為新區實現“拼經濟、穩增長”的目標注入不少的信心。\u003c/p>\u003cp>社消零之外,新區在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方面同樣有亮點,3.8%的增速與全市大盤持平,且1332.96億元的絕對量,也要領跑南京各區。\u003c/p>\u003cp>\u003cstrong>作為一個以產業見長的新區,規上工業穩住了,江北新區的表現其實就不會太差。\u003c/strong>\u003c/p>\u003cp>但單純依靠這些經濟指標,其實很難窺視江北新區的全貌與真相。尤其是從楊學鵬所提到的七個“著力”這一角度切入,其實也可以看到隱藏在數據背后的努力。\u003c/p>\u003cp>圍繞著力打造區域發展增長極,新區積極發揮產業對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支撐作用,而產業發展的落腳點歸根結底還是在于一個個的項目上。正如江北新區管委會主任、浦口區委書記吳勇強所說,穩經濟關鍵是穩投資,穩投資關鍵是抓項目。\u003c/p>\u003cp>\u003cimg src=\"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3_27/9CE93659B55486391CB15DF23D08BC7C6ED0812A_size117_w1080_h543.jpg\" />\u003c/p>\u003cp>抓項目,一邊是抓招引。4月20日,南京江北新區投資暨總部經濟(上海)推介會舉行,會上共簽約項目13個,投資總額達316.9億元,涉及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集成電路、新金融等領域,其中10億元以上項目5個。\u003c/p>\u003cp>這些項目所涉及的產業領域,基本上都與新區“3+3+X”現代產業體系密切相關,也就意味著能為新區發展帶來實實在在的助益。\u003c/p>\u003cp>\u003cimg src=\"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3_27/28B065F4BD51B47A5E74CCBA0E13E0865A260B19_size839_w1080_h614.png\" />\u003c/p>\u003cp>另一邊,則是抓建設。6月29日,江北新區舉行2023年重大項目集中竣工儀式。官方報道顯示,本次共竣工30個億元以上重大項目,總投資302億元,本次竣工部分完成投資234億元,達產后預計實現年產值近260億元,其中既包含先盛創新藥生產基地項目在內的24個產業類項目,也有6個城建與民生類項目。\u003c/p>\u003cp>通過對項目建設的聚焦,有助于新區將項目轉化為切實可見的經濟收益,并吸引配套企業、人才以及資本等集聚。\u003c/p>\u003cp>圍繞著力提升科創核心競爭力,新區發揮創新資源密集和創新主體活躍的優勢。在胡潤研究院發布的全球未來獨角獸企業中,南京共有6家企業上榜,其中江北新區獨占4家,分別為博流智能、鼎泰藥研、馴鹿醫療、藥捷安康。\u003c/p>\u003cp>在創新主體競相涌現的背后,是江北新區對創新生態持之以恒的打造。一方面,發揮省產研院、南工大等駐區高校和科研院所優勢,爭取形成更多原創性創新成果;另一方面,則持續壯大“科創企業森林”,引導金融機構總部、新金融業態總部落地,爭創國家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發展試驗區,努力打造產才融合發展樣板區、人才綜合改革試驗區。\u003c/p>\u003cp>圍繞著力構筑改革開放新高地,新區發揮好自貿片區這樣的高能級開放平臺作用,通過先行先試的制度優勢,主動對標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積極探索數據跨境安全管理、知識產權國際保護等試點。\u003c/p>\u003cp>同時,通過對營商環境的持續優化,以體制機制的改革創新,為市場主體帶來更大政策紅利。2023年,新區發布《南京江北新區關于促進經營主體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措施》,立足企業發展共性問題、共性需求,全周期、全方位、全要素支持經營主體發展,將加速打造有利于經營主體“蓬勃生長”的環境。\u003c/p>\u003cp>\u003cstrong>新區對于營商環境的優化,也在收獲切實可見的成果。\u003c/strong>先盛創新藥生產基地于2022年6月開工建設,2023年4月便已竣工,從立項、拿證到開工、竣工,歷時僅10個月時間,創造了江北新區乃至南京全市最快的審批和建設速度。\u003c/p>\u003cp>當然,對于要打造“新主城”的江北新區而言,不僅要夯實硬實力,同樣也要厚植軟實力,而楊學鵬提到的七個“著力”中,便有四個與城市發展品質息息相關:著力塑造現代化“新主城”城市風貌、著力提高社會文明程度、著力創造高品質生活以及著力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u003c/p>\u003cp>\u003cimg src=\"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3_27/066DB8EAB6DD1A7F35936F6CEE5B5C6954B2005E_size116_w1080_h607.jpg\" />\u003c/p>\u003cp>這里多說一句,目前江北新區累計集聚諾貝爾獎獲得者3人,中外院士92名,招引海外高層次人才和留學歸國人員1萬余人,年新增就業大學生超3萬人,引進培育高層次人才數量連續多年位居全市第一。\u003c/p>\u003cp>如何讓這些人才愿意來、留得下、發展得好,固然離不開政策的激勵,但激勵政策多半只會在短期內起到效果,想要在更長遠的發展周期中打動人才,還是離不開城市品質的提升。\u003c/p>\u003cp>為此,新區也在補強城市功能品質方面的短板,不論是推動名校簽約落地開工,推進集團化辦學,還是發揮商圈的集群效應,抑或是不斷完善各級衛生醫療體系,讓江北人基本實現“看病不過江”以及家門口處處可見的公園與“15分鐘便民生活圈”的打造,無一不看到江北新區厚植發展軟實力的決心。\u003c/p>\u003cp>而為進一步實現跨江融合,新區還以每年開通一條過江隧道的方式,拉近與主城之間的距離。\u003c/p>\u003cp>通過對發展硬實力與軟環境的塑造,江北新區建設“新主城”的進擊之路已躍然紙上。\u003c/p>\u003cp>\u003cstrong>尋標對標\u003c/strong>\u003c/p>\u003cp>\u003cstrong>江北新區如何爭先進位?\u003c/strong>\u003c/p>\u003cp>成績已經是過去時,對江北新區而言,作為江蘇省唯一一個國家級新區,其表現不僅關乎自身發展成效,更代表了整個江蘇省的“臉面”。\u003c/p>\u003cp>因此,如何實現在國家級新區中爭先進位,同樣也是其接下來的一個重要任務。\u003c/p>\u003cp>\u003cimg src=\"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3_27/F2143EF66D5AB996FC7D9A66E8E7FD3F40775EDB_size145_w1080_h722.jpg\" />\u003c/p>\u003cp>前不久,武漢市委書記、市長所率領的武漢市黨政考察團到南京考察學習期間,就曾專程前往江北新區。其中,三名武漢市委常委在撰文分享此次考察學習經歷時,均重點提及江北新區。\u003c/p>\u003cp>近年來,武漢長江新區正積極申報成為國家級新區,而武漢市委常委、長江新區黨工委書記張俊勇也以“學習借鑒江北新區經驗做法,推動長江新區高質量發展”為題,分享此行感受體會。\u003c/p>\u003cp>如果換個視角來看,\u003cstrong>當其他地方將江北新區視作考察學習的對象,江北新區完全可以主動尋標對標,走出去學習其他國家級新區的發展經驗。\u003c/strong>\u003c/p>\u003cp>作為江蘇鄰省的山東,同樣也擁有一個國家級新區——青島西海岸新區,而且西海岸新區同樣也有自貿片區這樣的國家戰略加持,甚至在西海岸新區成立前期,青島市對其的期待也是“在西海岸打造一個新青島”。\u003c/p>\u003cp>眼下,比江北新區早一年獲批的西海岸新區,其經濟總量在19個國家級新區中穩居第3位,高于江北新區,其不少發展經驗就很值得江北新區借鑒。\u003c/p>\u003cp>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堅守發展定力不動搖。西海岸新區是國務院批復的第一個“以海洋經濟發展為主題”的國家級新區,而西海岸新區也在不斷突出并放大自身的海洋特色。\u003c/p>\u003cp>比方說依托海洋資源引進相關涉海優質大項目以及推動船舶海工、海洋生物醫藥、深遠海養殖等海洋產業特色化、高端化、集群化發展。\u003c/p>\u003cp>這樣的發展成果是顯著的。根據今年一季度數據,青島西海岸新區實現海洋生產總值同比增長9.2%、高出全市3.3個百分點,新區海洋生產總值(GOP)占全市比重43.6%、貢獻率達67.2%。\u003c/p>\u003cp>而與產業發展同等重要的,則是西海岸新區對“人”的重視,不論是加速高校引進、打造“大學城”,還是持續完善交通、商業、教育、醫療等基礎設施建設,這背后體現的都是西海岸新區對于人才的孜孜以求,而人正是一個區域能夠實現長遠發展的重要支撐。\u003c/p>\u003cp>因此,\u003cstrong>對江北新區而言,在后半程接續奔跑,不僅要保持戰略定力,更要做好宜居宜業的文章,發揮好“人”的作用。\u003c/strong>\u003c/p>\u003cp>還有一點不容忽視,那便是積極對上爭取支持。\u003c/p>\u003cp>前段時間,在山東省委常委會召開的一場會議上,山東省委也明確提到對西海岸新區要加大支持力度。\u003c/p>\u003cp>一般來講,國家級新區一個省份只有一個,僅靠自身發展而不依靠外力,想要發展起來并不容易,而省、市適時適度的支持,或許就能起到“扶上馬,送一程”的效果。\u003c/p>\u003cp>從這個角度來說,江北新區的發展,勢必離不開江蘇省以及南京市更大力度的支持。\u003c/p>\u003cp>還是那句話,內外兼修方能長袖善舞。\u003c/p>","type":"text"}],"currentPage":0,"pageSize":1},"editorName":"王小凡","faceUrl":"http://ishare.ifeng.com/mediaShare/home/1598008/media","vestAccountDetail":{},"subscribe":{"type":"vampire","cateSource":"","isShowSign":0,"parentid":"0","parentname":"傳媒","cateid":"1598008","catename":"鳳凰網江蘇","logo":"https://d.ifengimg.com/q100/img1.ugc.ifeng.com/newugc/20210617/15/wemedia/4fe23eb7732996720ba6a49f06083f47fdc6e789_size5_w122_h122.jpg","description":"講好江蘇故事,向世界傳播江蘇聲音","api":"http://api.3g.ifeng.com/api_wemedia_list?cid=1598008","show_link":1,"share_url":"https://share.iclient.ifeng.com/share_zmt_home?tag=home&cid=1598008","eAccountId":1598008,"status":1,"honorName":"","honorImg":"","honorImg_night":"","forbidFollow":0,"forbidJump":0,"fhtId":"4000000089717248449","view":1,"sourceFrom":"","declare":"","originalName":"","redirectTab":"article","authorUrl":"https://ishare.ifeng.com/mediaShare/home/1598008/media","newsTime":"2023-07-06 17:30:29","lastArticleAddress":"來自江蘇"}},"keywords":"江北新區,新區,產業,南京,主城,江北,西海岸新區,新主,企業,大盤","hasCopyRight":true,"sourceReason":"","isHubeiLocal":false,"interact":{"isCloseShare":false,"isCloseLike":false,"isOpenCandle":false,"isOpenpray":false}}; var adKeys = []; var __apiReport = (Math.random() > 0.99); var __apiReportMaxCount = 50; for (var i = 0,len = adKeys.length; i

      <form id="pdn9x"><span id="pdn9x"><pre id="pdn9x"></pre></span></form>

      <address id="pdn9x"><listing id="pdn9x"><meter id="pdn9x"></meter></listing></address>

      <form id="pdn9x"></form>

            <address id="pdn9x"><nobr id="pdn9x"><nobr id="pdn9x"></nobr></nobr></address>

            蘇記 | 舉足輕重的江北新區,距離成為南京新主城還有多遠?
            江蘇
            江蘇 > 要聞 > 正文

            蘇記 | 舉足輕重的江北新區,距離成為南京新主城還有多遠?

            “力爭用10年時間,再造一個新南京?!弊?015年獲批成為第13個國家級新區以來,江北新區就承擔起了提升南京發展實力的重任。正如江蘇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韓立明今年3月在江北新區調研時所說,江北新區在支撐全市經濟大盤、提升城市能級上具有舉足輕重地位。

            的確,江北新區不僅是全省唯一一個國家級新區,還坐擁江蘇自由貿易試驗區南京片區,多重國家戰略的疊加,既是江北新區的發展機遇,亦是其助力南京發展的底氣所在。

            為此,南京市委常委、江北新區黨工委書記楊學鵬也用七個“著力”,擘畫出江北新區的“新主城”藍圖:著力打造區域發展增長極;著力提升科創核心競爭力;著力構筑改革開放新高地;著力塑造現代化“新主城”城市風貌;著力提高社會文明程度;著力創造高品質生活;著力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眼下,全年時間“進度條”已過半,對于江北新區而言,走好下半程對其實現躋身“新主城”的目標,至關重要。

            “3+3+X”現代產業體系

            托起舉足輕重的江北新區

            6月15日,南京召開全市產業強市建設推進會,會上發布的《南京市推進產業強市行動計劃(2023-2025年)》特別提到,2025年南京GDP總量要實現2萬億元,其中制造業增加值占比要穩定在30%以上。

            落實到空間布局上,南京明確要推動實施“江北產業倍增、東部融合、南部一體化、主城產業能級躍升、西部板塊崛起”五大區域協調發展。

            而將江北新區排在首位,足見市級層面對其引領南京打造產業強市的期待。

            對于一個要實現產業倍增的國家級新區來說,獨立、成熟的產業體系必不可少。

            江北新區早已明確提出構建“3+3+X”現代產業體系,其中的第一個“3”指向了集成電路、大健康、新材料三個支柱產業;第二個“3”是智能制造裝備、高端交通裝備與高端現代服務業;而“X”則指向了人工智能、區塊鏈、未來網絡、智能網聯電車等若干個其他產業。

            今年以來,江蘇省委書記信長星、南京市委書記韓立明以及市長陳之常在江北新區調研期間,均將調研重點放在“3+3+X”的現代產業體系上,透過他們所調研的企業和項目,足見江北新區厚實的產業“家底”。

            4月11日,信長星在南京調研期間曾來到國家集成電路設計自動化技術創新中心,并表示希望將需求牽引與創新驅動相結合,攻克更多關鍵核心技術,為建設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現代化產業體系作出新貢獻。

            圖片來源:江蘇衛視

            值得一提的是,國家集成電路設計自動化技術創新中心于今年6月29日正式揭牌,其不僅是全國第一家集成電路設計領域國家級技術創新中心,也是南京市首個牽頭建設的領域類國家技術創新中心。

            國創中心之于一個產業的重要性已無需贅述,其落戶的地方通常也是產業發展較成熟的地方。集成電路產業作為江北新區三個支柱產業之一,從零起步,現已形成一條覆蓋設計、制造、封裝測試等環節的全產業鏈條,并吸引了芯華章、芯行紀、華大九天、新思科技等行業龍頭企業集聚于此。

            當然,集成電路產業只不過是江北新區聚焦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而真正讓江北新區在全市經濟發展大局中具有舉足輕重地位的原因,歸根結底還是在于產業的百花齊放。

            今年6月13日,韓立明在江北新區就民營經濟發展進行專題調研時,曾前往南微醫學、華路易云兩家企業。其中,南微醫學是國內內鏡診療耗材龍頭,華路易云則致力于打造擁有自主創新、先進可靠的車路協同操作系統。

            需要指出的是,這兩家企業所涉足的大健康以及高端交通裝備產業,也均位列江北新區“3+3+X”現代產業體系之列。

            尤其是大健康產業,作為江北新區支柱產業之一,其還關乎著新區建設“基因之城”的目標。為此,江北新區超前布局了南京生物醫藥谷,在不到15平方公里內,聚集千余家企業,不僅完善了產業鏈條,還帶動了區域“千億級”產業的發展。

            今年2月陳之常在江北新區調研期間,就曾前往南京生物醫藥谷,期間他也強調要進一步整合生物醫藥領軍企業、高校、科研院所、醫療機構等創新力量,加快集聚創新資源,著力引進一批頂尖人才,促進創新研究成果落地,助力南京生物醫藥產業發展。

            得益于產業的積淀,江北新區已明確提出要深入推進“產業倍增”三年行動計劃,力爭到2025年,“3+3+X”現代產業規模邁上6000億元臺階。

            當然,對于在全市發展大局中具有“舉足輕重”地位的江北新區而言,作為國家級新區,又疊加了自貿片區的國家戰略優勢,其在產業方面其實還有很大的潛力值得去挖掘與開拓。

            比如,圍繞自貿片區這樣的開放平臺,如何做好產業鏈全球化的文章;圍繞國創中心等高能級創新平臺,如何更好推進科技成果轉化……如果這些問題找到了答案,或許江北新區距離實現產業倍增的目標也就不再遙遠。

            打造新主城的七個著力點

            客觀來講,南京對江北新區的發展是比較關注的。

            在2023年南京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江北”一詞共出現五次,其中在總結過去五年成績時提到“江北新區直管區經濟總量實現翻番”。

            當然,報告還是側重對新區未來發展的定調上。

            圍繞擴大有效需求,提到加快提升江北等商業新中心功能;圍繞加快建設國家區域科技創新中心提到要“以環紫金山科創帶和江北新區創新帶為重點”;圍繞提升城市功能品質,提到“加快江北新主城中心片區建設”;圍繞美麗南京建設,則提到了“支持江北新區建設碳中和先行示范區”。

            換言之,南京正將新區視作一個“新城”以及重要的“增長極”來進行打造。而在年初,楊學鵬在接受采訪時也曾多次提到江北新區的“新主城”目標。

            不過,從今年前4個月的江北新區經濟運行表現來看,想要晉升成為“新主城”以及“增長極”,似乎任重道遠。

            根據南京市統計局數據顯示,江北新區在固投、工業投資、高新技術投資、實際使用外資、進出口總額等多個重要經濟指標上,均未能跑贏全市大盤。特別是考慮到固投和外貿又都屬于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新區經濟發展承受的壓力可想而知。

            值得肯定的一點是,江北新區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這一項指標上,前4月實現增速10.6%,高于全市大盤1.2個百分點,消費的給力或許能為新區實現“拼經濟、穩增長”的目標注入不少的信心。

            社消零之外,新區在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方面同樣有亮點,3.8%的增速與全市大盤持平,且1332.96億元的絕對量,也要領跑南京各區。

            作為一個以產業見長的新區,規上工業穩住了,江北新區的表現其實就不會太差。

            但單純依靠這些經濟指標,其實很難窺視江北新區的全貌與真相。尤其是從楊學鵬所提到的七個“著力”這一角度切入,其實也可以看到隱藏在數據背后的努力。

            圍繞著力打造區域發展增長極,新區積極發揮產業對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支撐作用,而產業發展的落腳點歸根結底還是在于一個個的項目上。正如江北新區管委會主任、浦口區委書記吳勇強所說,穩經濟關鍵是穩投資,穩投資關鍵是抓項目。

            抓項目,一邊是抓招引。4月20日,南京江北新區投資暨總部經濟(上海)推介會舉行,會上共簽約項目13個,投資總額達316.9億元,涉及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集成電路、新金融等領域,其中10億元以上項目5個。

            這些項目所涉及的產業領域,基本上都與新區“3+3+X”現代產業體系密切相關,也就意味著能為新區發展帶來實實在在的助益。

            另一邊,則是抓建設。6月29日,江北新區舉行2023年重大項目集中竣工儀式。官方報道顯示,本次共竣工30個億元以上重大項目,總投資302億元,本次竣工部分完成投資234億元,達產后預計實現年產值近260億元,其中既包含先盛創新藥生產基地項目在內的24個產業類項目,也有6個城建與民生類項目。

            通過對項目建設的聚焦,有助于新區將項目轉化為切實可見的經濟收益,并吸引配套企業、人才以及資本等集聚。

            圍繞著力提升科創核心競爭力,新區發揮創新資源密集和創新主體活躍的優勢。在胡潤研究院發布的全球未來獨角獸企業中,南京共有6家企業上榜,其中江北新區獨占4家,分別為博流智能、鼎泰藥研、馴鹿醫療、藥捷安康。

            在創新主體競相涌現的背后,是江北新區對創新生態持之以恒的打造。一方面,發揮省產研院、南工大等駐區高校和科研院所優勢,爭取形成更多原創性創新成果;另一方面,則持續壯大“科創企業森林”,引導金融機構總部、新金融業態總部落地,爭創國家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發展試驗區,努力打造產才融合發展樣板區、人才綜合改革試驗區。

            圍繞著力構筑改革開放新高地,新區發揮好自貿片區這樣的高能級開放平臺作用,通過先行先試的制度優勢,主動對標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積極探索數據跨境安全管理、知識產權國際保護等試點。

            同時,通過對營商環境的持續優化,以體制機制的改革創新,為市場主體帶來更大政策紅利。2023年,新區發布《南京江北新區關于促進經營主體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措施》,立足企業發展共性問題、共性需求,全周期、全方位、全要素支持經營主體發展,將加速打造有利于經營主體“蓬勃生長”的環境。

            新區對于營商環境的優化,也在收獲切實可見的成果。先盛創新藥生產基地于2022年6月開工建設,2023年4月便已竣工,從立項、拿證到開工、竣工,歷時僅10個月時間,創造了江北新區乃至南京全市最快的審批和建設速度。

            當然,對于要打造“新主城”的江北新區而言,不僅要夯實硬實力,同樣也要厚植軟實力,而楊學鵬提到的七個“著力”中,便有四個與城市發展品質息息相關:著力塑造現代化“新主城”城市風貌、著力提高社會文明程度、著力創造高品質生活以及著力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這里多說一句,目前江北新區累計集聚諾貝爾獎獲得者3人,中外院士92名,招引海外高層次人才和留學歸國人員1萬余人,年新增就業大學生超3萬人,引進培育高層次人才數量連續多年位居全市第一。

            如何讓這些人才愿意來、留得下、發展得好,固然離不開政策的激勵,但激勵政策多半只會在短期內起到效果,想要在更長遠的發展周期中打動人才,還是離不開城市品質的提升。

            為此,新區也在補強城市功能品質方面的短板,不論是推動名校簽約落地開工,推進集團化辦學,還是發揮商圈的集群效應,抑或是不斷完善各級衛生醫療體系,讓江北人基本實現“看病不過江”以及家門口處處可見的公園與“15分鐘便民生活圈”的打造,無一不看到江北新區厚植發展軟實力的決心。

            而為進一步實現跨江融合,新區還以每年開通一條過江隧道的方式,拉近與主城之間的距離。

            通過對發展硬實力與軟環境的塑造,江北新區建設“新主城”的進擊之路已躍然紙上。

            尋標對標

            江北新區如何爭先進位?

            成績已經是過去時,對江北新區而言,作為江蘇省唯一一個國家級新區,其表現不僅關乎自身發展成效,更代表了整個江蘇省的“臉面”。

            因此,如何實現在國家級新區中爭先進位,同樣也是其接下來的一個重要任務。

            前不久,武漢市委書記、市長所率領的武漢市黨政考察團到南京考察學習期間,就曾專程前往江北新區。其中,三名武漢市委常委在撰文分享此次考察學習經歷時,均重點提及江北新區。

            近年來,武漢長江新區正積極申報成為國家級新區,而武漢市委常委、長江新區黨工委書記張俊勇也以“學習借鑒江北新區經驗做法,推動長江新區高質量發展”為題,分享此行感受體會。

            如果換個視角來看,當其他地方將江北新區視作考察學習的對象,江北新區完全可以主動尋標對標,走出去學習其他國家級新區的發展經驗。

            作為江蘇鄰省的山東,同樣也擁有一個國家級新區——青島西海岸新區,而且西海岸新區同樣也有自貿片區這樣的國家戰略加持,甚至在西海岸新區成立前期,青島市對其的期待也是“在西海岸打造一個新青島”。

            眼下,比江北新區早一年獲批的西海岸新區,其經濟總量在19個國家級新區中穩居第3位,高于江北新區,其不少發展經驗就很值得江北新區借鑒。

            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堅守發展定力不動搖。西海岸新區是國務院批復的第一個“以海洋經濟發展為主題”的國家級新區,而西海岸新區也在不斷突出并放大自身的海洋特色。

            比方說依托海洋資源引進相關涉海優質大項目以及推動船舶海工、海洋生物醫藥、深遠海養殖等海洋產業特色化、高端化、集群化發展。

            這樣的發展成果是顯著的。根據今年一季度數據,青島西海岸新區實現海洋生產總值同比增長9.2%、高出全市3.3個百分點,新區海洋生產總值(GOP)占全市比重43.6%、貢獻率達67.2%。

            而與產業發展同等重要的,則是西海岸新區對“人”的重視,不論是加速高校引進、打造“大學城”,還是持續完善交通、商業、教育、醫療等基礎設施建設,這背后體現的都是西海岸新區對于人才的孜孜以求,而人正是一個區域能夠實現長遠發展的重要支撐。

            因此,對江北新區而言,在后半程接續奔跑,不僅要保持戰略定力,更要做好宜居宜業的文章,發揮好“人”的作用。

            還有一點不容忽視,那便是積極對上爭取支持。

            前段時間,在山東省委常委會召開的一場會議上,山東省委也明確提到對西海岸新區要加大支持力度。

            一般來講,國家級新區一個省份只有一個,僅靠自身發展而不依靠外力,想要發展起來并不容易,而省、市適時適度的支持,或許就能起到“扶上馬,送一程”的效果。

            從這個角度來說,江北新區的發展,勢必離不開江蘇省以及南京市更大力度的支持。

            還是那句話,內外兼修方能長袖善舞。

            三级乱伦精品高清,国产影视三级综合_ 国产高清亚洲中文,免费高清精品日本

                <form id="pdn9x"><span id="pdn9x"><pre id="pdn9x"></pre></span></form>

                <address id="pdn9x"><listing id="pdn9x"><meter id="pdn9x"></meter></listing></address>

                <form id="pdn9x"></form>

                      <address id="pdn9x"><nobr id="pdn9x"><nobr id="pdn9x"></nobr></nobr></address>